文章标题
《屈原遗风下的家庭团聚:少年的成长与思考》
每年的端午节,母亲总会亲手包上几个粽子,父亲则会带着我去看赛龙舟。今年的端午节对我来说意义非凡,因为这是我高中生涯的第一个端午节,我期待着与家人一起过节,更期待着自己能够在这传统的节日里有所成长。
清晨,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,洒在了窗台上,我被母亲的呼唤声叫醒。她笑着说:“快起来吧,今天可要帮忙包粽子哦。”我点了点头,心里却在想,包粽子看似简单,可我一个大男生能行吗?
包粽子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。母亲将浸泡好的糯米和红豆倒入竹叶中,手法熟练地包裹着。我笨拙地模仿着,却总是包不好,竹叶不是破了就是露出了米粒。母亲见状,微笑着说:“孩子,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,就像古人云‘玉不琢不成器’,慢慢来,总会有成功的一天。”
我听了母亲的话,不再急躁,耐心地一次次尝试。终于,在母亲的指导下,我包出了一个形状还算规整的粽子。那一刻,我仿佛明白了“功夫不负有心人”的道理。
午后的阳光更加明媚,父亲带着我来到了江边。龙舟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鼓声震天响,划手们的动作整齐划一,水花随着船桨的节奏飞溅。我被这壮观的场面深深吸引,不禁感慨:“这真是‘力拔山兮气盖世’的豪迈啊!”
父亲听后,眼中闪过一丝骄傲,他说:“是啊,每一桨都凝聚着团队的力量和对屈原的敬仰。你要记住,无论将来走到哪里,都不应忘记自己的根和文化传统。”
我点了点头,心中涌起一股力量。端午节不只是一个节日,它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家怀的感悟。我想,我应该像那些奋力划桨的龙舟手一样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勇往直前。
晚上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享受着母亲精心准备的晚餐。我将今天所学所感讲给家人听,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,母亲的眼中满是欣慰。我们一边品尝着粽子,一边聊着家常,亲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显得格外浓厚。
这个端午节,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,见证了龙舟比赛的激情,更重要的是,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和文化的深远。我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我相信,只要心中有爱,有家,有文化的力量,我就能够勇往直前,不断成长。
端午节的钟声已经远去,但它留给我的不仅仅是甜蜜的记忆,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。我将带着这份记忆和责任,踏上新的征程,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