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月儿弯弯照九州,家家户户话端午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悄然而至,母亲提议回娘家,我自然是举双手赞成。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,我们乘着小船,沿着蜿蜒的河水,向外婆家的方向缓缓行去。
一路上,绿意盎然,两岸的稻田如碧波荡漾,偶尔几声鸟鸣,打破了乡间的宁静。我问妈妈:“妈,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呢?”妈妈笑了笑,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,说道:“这可是有讲究的,古人云‘五月五,是端阳。门插艾,香满堂。’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,更是为了祈求家人平安。”
我点了点头,思绪飘向了历史的长河。屈原那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执着,不正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学习的吗?妈妈见我沉思,便打趣道:“别想了,你看,那水面上的鸭子排成一队,多像我们排队买粽子的情景。”
我不禁笑了,母亲的话语总是那么生动。我们聊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从学校里的趣事到邻里间的琐碎,话题总是源源不断。妈妈突然感慨:“时光如梭,转眼你都长这么大了,记得小时候你总是缠着我给你讲《三国演义》的故事。”
我回忆起那些童年时光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那时候,妈妈总是一边织着毛衣,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诸葛亮的智谋、关云长的义气。我暗暗下定决心,将来我也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,忠诚与智慧并重。
说话间,我们已经到达了外婆家。外婆早就在门口等候,见我们到来,笑得合不拢嘴。她说:“你们母子俩一路辛苦了,快进来歇歇。”我搀扶着妈妈,一起踏进了这个充满温暖与爱的家。
端午节的气氛在这里显得格外浓厚。桌上摆放着新鲜出炉的粽子,每个粽子都包裹着外婆对家人的祝福。我们围坐在一起,一边品尝着粽子,一边听着外婆讲述家族的往事。那些关于端午的记忆,如同一颗颗粽子,被时间细细包裹,愈发显得珍贵。
随着夜幕的降临,我们点起了彩灯,挂起了艾草。妈妈和外婆手把手教我编织五彩线,那五彩线如同我们之间的亲情,交织在一起,牢不可破。我感慨万千,心想,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遥远,这份家的情怀将永远伴随着我。
夜深了,我躺在床上,望着窗外的繁星,心中充满了感慨。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,更是一个家人团聚、传承文化的日子。而我,也将肩负起传承这份文化的责任,让它如同端午的粽香,永远飘扬在每个家庭之中。
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更加理解了“家和万事兴”的真谛。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,无论我们走得多远,终将回到这里,汲取力量,再次起航。端午节的钟声渐渐远去,但它所传递的家怀,将永远铭记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