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,是传统佳节,也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。今年的端午,我与小伙伴们在张奶奶家度过,一进门就闻到了粽子的香气,那是节日的味道,是家的味道。
张奶奶是我们小区的“万事通”,每到端午,她都会亲手包粽子,邻里间的小孩都爱围在她身边,看她那双巧手将一片片碧绿的粽叶翻飞,不一会儿就变成一个个饱满的粽子。今年我带着好奇心问道:“张奶奶,您包粽子的手艺是跟谁学的呢?”张奶奶笑着,眼里似乎闪着往日的光,“手艺是老一辈传下来的,古人云‘不学礼,无以立’,学手艺也是学礼啊,你们这代人要记得。”
我们几个小伙伴听得津津有味,小华忽然插话:“我妈妈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,奶奶您知道屈原吗?”张奶奶点点头,神情严肃起来:“当然知道,屈原是爱国诗人,古人云‘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’,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”小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我却在心里暗暗记下了屈原的这句话。
包粽子的时候,张奶奶让我们也来尝试。我拿起一片粽叶,却怎么也折不出形状,急得我满头大汗。张奶奶见状,耐心地指导我:“折叶要心细,包米要稳,手脚要协调,就像古人说的‘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’。”在张奶奶的指导下,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粽子,心里别提多高兴了。
粽子包好后,我们几个小伙伴围坐在院子里,听张奶奶讲述端午节的故事。她说,端午不仅仅是吃粽子,还有赛龙舟、挂艾草、戴香囊等习俗,每一样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和寓意。小明突然问:“为什么端午节要挂艾草呢?”张奶奶笑着说:“艾草可以驱邪避毒,古时候人们生活条件差,疾病多,挂艾草是为了保家人平安健康。”我们听了都点头,心中对这个传统习俗更加敬重。
不知不觉,天色渐晚,我们帮张奶奶把粽子煮上。火光映着我们的脸庞,粽子在锅里慢慢膨胀,香味四溢。我们围坐在炉火旁,边听张奶奶讲古,边等待粽子熟透。小华不无夸张地说:“今晚我一定要吃十个粽子,这样一年都能壮壮实实!”大家听了都笑了,那笑声在院子里回荡,驱散了初夏的微凉。
粽子终于出锅了,我们一人拿了一个,热气腾腾的粽子捧在手心,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幸福感。张奶奶看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,也露出了满足的微笑。我忽然觉得,这样的端午节比任何一次都要来得特别,不仅仅是因为香甜的粽子,更是因为有了张奶奶的智慧与故事,有了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欢声笑语。
月儿渐渐爬上天空,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张奶奶。回家的路上,我望着天上的明月,心里默默想着,明年端午,我还要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张奶奶家,听她讲故事,学她包粽子,感受这份传统节日带来的温馨与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