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风凛冽的冬日,我收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——我参加的“芒种杯”作文比赛即将拉开序幕。我叫晨曦,一个酷爱阅读和写作的四年级小学生。我的同桌小雅也是个文静的小女孩,她总是喜欢在课间和我讨论各种有趣的话题。
“晨曦,你听说了吗?芒种杯作文比赛的主题是‘文化传承’呢!”小雅兴奋地说,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。
“当然了,我正想着怎么写呢。”我回答道,心里却在打鼓,对于这个宏大的主题,我感到既兴奋又有些迷茫。
放学后,我和小雅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,讨论着如何挖掘身边的文化元素。突然,我看到了一家传统手工艺品店,灵机一动,我提议说:“小雅,我们去那家店看看吧,也许能找到些灵感。”
我们走进了这家充满古色古香气息的店铺,只见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映入眼帘。店主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,她见我们好奇,便开始讲述起每一件手工艺品背后的故事。
“这把扇子,是用上等的宣纸和竹子精心制作而成,扇动之间,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诗意生活。”老奶奶边说边轻摇扇子,那扇子发出细微的沙沙声,似乎真的能摇曳出千年前的风雅。
“奶奶,您的话让我想到了‘扇子有风,人人皆知’的古语。”小雅感叹道。
“对呀,文化就像这扇子,传承下来,每一阵风都能带来新的故事。”我接着小雅的话,心中似乎也有了些头绪。
回到家,我坐在书桌前,开始构思我的作文。我想到了春节时,我和家人一起包饺子的情景,想到了那些寓意吉祥的饺子形状,想到了长辈们口中传来的民间故事。
“饺子,不仅仅是食物,更是文化的传递。”我自言自语,开始在纸上挥洒我的想法。
随着笔尖的舞动,我写下了关于饺子的来历、制作过程,以及它在中国人餐桌上的意义。我尝试用生动的比喻,把饺子比作“家的温暖”,把制作饺子的过程比作“文化的延续”。
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,当我终于放下笔的时候,窗外已是繁星点点。我的作文也完成了,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“文化传承”的故事,更是我心中对传统文化的一份敬意。
第二天,我把作文交给了班主任老师,老师看后赞许地说:“晨曦,你的作文很有深度,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表达得淋漓尽致。”
“谢谢老师,我会继续努力,让我的文字成为传承文化的种子。”我微笑着回答。
在寒假的尾巴上,我收到了“芒种杯”作文比赛的获奖通知,我的作品得到了评委的认可。这个消息像一股温暖的春风,吹拂着我心中的文化之种,让它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。
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,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通过古籍和文物,更可以通过我们的笔端,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。而我,作为四年级的小学生,也能为这伟大而深远的文化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