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,圣人孔子游学于弟子,曰: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礼,亦可解为规范与安全。今之少年,学于校舍,习礼义,尤须重其一日安全之教,以保全其身,养其性,始能筑梦未来。故撰此记,传于小学之徒,以警醒而自省。
一、晨光熹微,旭日初升,学子携书包,踏歌行于学途。朝霞伴日出,安全伴成长。古人云:“一日之计在于晨。”而安全,即是孩子清晨之第一计。
二、行至街角,红灯停,绿灯行,遵守交通之规则,犹如守律令,不可稍懈。《诗经》有云:“岂不夙夜,谓行多露。”谨慎行车,方得安然无恙。
三、登临校门,书声琅琅,同窗交好,宜谦和礼让,勿生争执。《论语》中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省者,自省,亦是提醒彼此间以和为贵。
四、课堂之上,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。宜时时留意,勿触电插、燃火烛,以防火患。《孟子》云:“君子不立危墙之下。”预防胜于救灾。
五、课间操,师生共舞,宜身体协调,不可嬉戏打闹。俗语曰:“嬉笑打闹,伤在眼前。”宜铭记于心。
六、至图书馆,书海无涯,宜静心阅读,勿喧哗扰人。《大学》中有训: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”守静以求知,方显君子之风。
七、食堂中,食物虽丰,宜细嚼慢咽,食不言,寝不语。《中庸》曰: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”欲不可纵,节之以礼。
八、操场广阔,活动时宜依规则进行,不可随意攀爬器械。《易经》云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自强不息,亦应循规蹈矩。
九、午休时,宜静卧养神,不可追逐奔跑。《诗经》载:“采采卷耳,不盈顷筐。”静如止水,方能养精蓄锐。
十、放学路,宜携手同行,勿贪玩迷途。《孝经》云:“夫孝,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”守时归家,亦是立身之本。
十一、游戏时,宜有度,不可忘形。《周易》曰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”乐极生悲,宜慎之于始。
十二、归家途,安全为上,宜遵守交通之法,勿贪一时之快。《书经》有言:“民之所欲,天必从之。”天助自助者,守法即自助。
十三、夜晚安眠,宜闭户关窗,以防盗贼。《左传》云:“夜不闭户,道不拾遗。”家有平安,方能夜得安眠。
十四、梦回朝夕,安全伴我行,宜常思常忆,勿忘初心。《论语》中孔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知安全,亦是知人之道。
尾语:
综观一日之行,安全教育,实为立德树人之本。学生如竹,安全如节,节节高升,方显生命之坚韧。是以,吾辈当自强不息,守礼重法,以求身心俱全。此记,愿为后来者照路之灯,亦是行者之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