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这句诗描绘的不仅是清明时节的景象,更是我内心对故乡的无尽思念。今年的清明,我随着父母回到了久违的故乡,那里有我童年的记忆,有我成长的痕迹,还有那个我最牵挂的人——我的祖母。
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,窗外的风景从城市的高楼大厦渐渐变为绿油油的稻田和稀疏的农舍。我的心随着景色的变化而激动起来,那是对故乡的熟悉,也是对童年的呼唤。
祖母的家坐落在村子的东头,一排古朴的瓦房,门前是一片开阔的晒谷场。远远地,我就看见祖母在门口张望,那佝偻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孤独。我跳下车,飞奔过去,祖母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,嘴里念叨着:“孙子回来了,孙子长大了。”
晚餐是祖母亲手做的家乡菜,那熟悉的味道让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。饭桌上,我讲述着城市里的新鲜事,祖母则分享着村里的点滴变化。祖母说:“树高千尺,叶落归根。”我知道,那是她对家的眷恋,也是对我未来的期望。
饭后,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去田野里放风筝。风筝在空中翱翔,就像我们心中对自由的向往。我告诉他们: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”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,不让时间悄悄溜走。
清明节的第二天,我和父母一起去了祖坟。我们清理杂草,献上鲜花,点上香烛。父亲告诉我:“百善孝为先。”他希望我能明白孝顺的意义,不仅仅是对长辈的尊重,更是对生命传承的敬畏。
在祖坟前,我默默许下心愿,希望祖母健康长寿,希望家人都平安幸福。风吹过,仿佛带来了祖辈的祝福,我感到一阵温暖。
清明节的时光总是短暂的,转眼间,我们就要告别故乡,踏上归途。祖母站在门口,目送我们远去,我回头大声喊道:“明年清明,我还回来!”车窗外,祖母的身影越来越小,但在我心中,她的爱和教诲却愈发清晰。
这次回乡,不仅仅是对清明节的纪念,更是对家的思念和对成长的感悟。我明白了,无论走到哪里,家乡的山水、亲人的笑脸、童年的记忆,都是我永远的根。正如古人云:“水有源,故其流不穷;木有根,故其生不穷。”我们的生命之树,也需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和温馨的家庭之中。
这次的清明回乡之旅,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,也让我对成长有了更深的理解。我将带着这份思念和感悟,继续前行,在人生的旅途上,不断成长,不断超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