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,雨丝如线,细细地洒在小镇的石板路上。我,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,名字叫乐乐,和爷爷一起踏上了通往山岗的泥泞小路。爷爷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,肩上扛着一把锄头,步伐沉稳,我则在后面蹦蹦跳跳地跟着,不时地伸出小手去接那从天而降的雨滴。
“乐乐,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?”爷爷忽然停下脚步,转过身来问我。
我点点头,答道:“是清明节,我们要去给曾祖母扫墓。”
爷爷笑了笑,眼底却似乎藏着一丝忧伤,“是啊,清明节,不仅是个扫墓的日子,也是我们思念亲人的时候。”
我们继续前行,雨越下越大,像是天空也在诉说着对逝者的思念。我拉紧了雨衣,抬头看着爷爷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。爷爷虽然年过半百,但每次清明节都坚持亲自去扫墓,他说这是对先人的尊重,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。
“爷爷,您还记得曾祖母的样子吗?”我好奇地问。
爷爷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缓缓开口:“虽然年月久远,但记忆中的她总是那么温柔,她常常对我说,‘人生在世,不过一粥一饭’,要懂得珍惜眼前人。”
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心里默默记住了这句话。到了墓地,爷爷开始认真地清理周围的杂草,我则在一旁帮忙摆放鲜花。爷爷的动作虽慢,但却十分细致,每一片落叶都被他轻轻拾起,仿佛是在拾起一个个珍贵的记忆。
“乐乐,你知道吗?”爷爷突然说道,“‘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’,趁着我们还年轻,要多陪陪身边的人。”
我认真地点了点头,心中暗暗发誓,以后要更加孝顺爷爷。扫墓结束后,我们静静地站在墓前,爷爷望着远方,眼神里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。我知道,清明节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缅怀,也是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家人的珍惜。
雨渐渐停了,阳光透过云层,洒在我们身上,带来了些许温暖。我挽着爷爷的手,一同走下山岗。心中默默地告诉自己,以后每一个清明节,都要和爷爷一起来这里,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,是我们对家的情感连接。
清明节,不仅仅是雨纷纷,更是一个让我们懂得生命意义的时节。通过爷爷的言传身教,我开始理解,生命中有些东西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铭记和传承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