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,斑驳地洒在小路上,我蹦蹦跳跳地走在去学校的路上。今天是80年代的端午节,我们镇上的小孩子们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,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伙伴们一起庆祝这个传统佳节。
我名叫阿宝,家住在福建的一个小镇上,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有着独特的风俗。每年这个时候,我们都会跟随大人们去河边看龙舟比赛,之后还会亲手制作粽子,虽然小手笨拙,但每次做完都满心欢喜。今年,我特别期待能和我的好伙伴阿芳一起度过这个节日。
阿芳是隔壁邻居家的女儿,和我一样大,我们从小一起长大,可以说是形影不离。她心灵手巧,每年的粽子都是她最拿手的。我总是喜欢和她一起在厨房里忙碌,虽然有时会弄得满屋狼藉,但那份乐趣却无人能及。
到了学校,老师讲起了端午节的历史,我们听得分外入神。老师说:“屈原忠心耿耿,忧国忧民,投江殉国,端午节就是纪念他的。”我们纷纷点头,心中暗自发誓,一定要做一个爱国爱民的好孩子。
放学铃声响起,我和阿芳手拉手,一路欢声笑语地朝家里跑。路上,我们遇到了村里的智者陈老伯,他笑眯眯地对我们说:“孩子们,记住哦,‘五月五,是端阳。门插艾,香满堂。’这可是我们的传统习俗啊。”我们齐声回应:“知道了,陈老伯!”脸上洋溢着对即将到来的节日的期待。
回到家,妈妈已经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了。我赶紧洗了手,迫不及待地加入了他们。阿芳也到了,她的到来,使得厨房里更加热闹起来。我们一边包粽子,一边听着妈妈和阿芳的妈妈谈论着过去端午节的趣事,不时发出阵阵笑声。
“阿宝,你看这个粽叶要这样折才对。”阿芳边说边给我示范。我认真地看着,模仿她的动作,虽然不太熟练,但还是包出了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。我们互相夸赞,气氛温馨而又快乐。
包完粽子后,妈妈提议我们去河边看看龙舟比赛。我们一行人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河边。河面上,龙舟如箭般穿梭,划手们的动作整齐划一,鼓声震天响,场面极为壮观。我被深深吸引,眼睛一刻也不愿离开。阿芳在我耳边轻声说:“看他们多齐心协力,就像我们一样。”我点头称是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比赛结束后,我们回家品尝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。那粽子的味道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香甜。妈妈说:“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’,你们亲手做的粽子,不仅仅是食物,更是家乡的味道。”我咀嚼着每一口,似乎能感受到家乡的山山水水。
夜幕降临,我们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在星空下玩耍,直到月上柳梢头。我仰望着星空,心中默念着:“古人云‘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’,愿我的家人和朋友们永远平安快乐。”这端午节,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,更是我与家人朋友共同记忆的一部分,这份情,将永远温暖我的心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