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,是中国传统的纪念祖先和逝去亲人的日子。在这个春雨绵绵的时节,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回乡的路途,心中涌动着对祖父的无尽思念。祖父生前爱花,尤喜桃李之花,每逢清明,家中总能嗅到一丝不染尘世的花香。
小巷深处,泥泞的土路旁,几枝桃枝迎风招展,细雨中更显几分凄美。我拾起一朵落花,不觉吟出: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”记得小时候,祖父常在这条小路上教我吟诗,如今只能在记忆中寻觅他的身影。
“你又在这儿发什么呆呢?”一声呼唤打断了我的思绪。我回头,是儿时玩伴小杰。他撑着伞,身着一身黑衣,显然是刚刚从祭祀活动中走来。
“没,只是又想起祖父了。”我叹了口气,目光依旧离不开那些飘落的花瓣。
小杰拍拍我的肩,眼中含着理解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你的心情我能理解。”
我点头,我们二人便这样在细雨中并肩走着,谈论着曾经与祖父的点点滴滴。他告诉我,他在学校的诗词朗诵会上朗诵了杜牧的《清明》,赢得了阵阵掌声。
“你知道吗?”我接着说,“祖父总说‘书到用时方恨少’,他的教诲我一直铭记在心。”
我们来到了祖父的墓前,我轻轻拂去石碑上的尘埃。小杰递给我一束新采的桃花:“清明节,踏青去,这是我们对先人的缅怀,也是对生命的赞歌。”
我接过桃花,深深一拜,心中默念着“愿祖先生平所愿皆成真”,便将桃花轻置于墓前。此时,雨渐渐小了,天空似乎也明亮了许多。
“我们去踏青吧!”小杰提议道,我们便离开墓地,向田野走去。沿途,油菜花金黄一片,如同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。我们踏着青青草地,心中那股哀愁似乎也被这生机盎然的春天给渐渐冲淡了。
夕阳西下,我们坐在山丘上,望着远方那片金色的油菜花海,我不禁感慨万千: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”
小杰笑了笑,回应道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,要向前看,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。”
我点点头,是的,我们既要珍惜过去的记忆,也要勇敢面对未来的生活。清明节,不只是缅怀,更是生命意义的一种传承和思考。春风吹过,带着新的希望和梦想,我又将踏上新的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