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在这清明时节,恩平的山山水水都被薄雾轻轻地覆盖,仿佛是大自然为远去的亲人织就的白纱。我携带着哀思和怀念,踏上了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。
“清明时节,是缅怀先人,也是春天生长的节气。”好友小杰一边走在我身边,一边低声说道。我们俩都是高学生,每年清明节都会结伴回乡,去祖坟前祭扫。乡下的清明习俗,总能让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孩子感受到一丝丝未曾接触的传统。
“是啊,古时候的人们就讲究‘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’。”我应和着,心中默念着对祖先的敬仰之情。山间的风,吹动着我们手里的纸钱,它们随风飘扬,像是带着我们的思念飞向天际。
我们到达祖坟时,太阳已经升得老高,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,洒在青草和石碑上,斑驳陆离。我们开始清扫坟头,除草,摆放上祭品,点香,然后双手合十,默默祈祷。
“‘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’每一次来,心情总是这么复杂。”小杰眼中带着些许沉重。我们各自诉说着一年来的变化,学习上的烦恼,生活的点滴。仿佛这一刻,我们与祖先之间,不仅仅是血脉的联系,更是心灵的对话。
太阳渐渐向西倾斜,阳光变得柔和,我们收拾好了东西准备下山。我望着山下连绵的绿意,忍不住说道:“你看,这山下的景色多像一首诗,‘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’。”
小杰听后笑了,“不错,不过我更喜欢‘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’的意境,比起我们城市的喧嚣,这里更让人感到宁静和深情。”
我们在归途上讨论着各自未来的梦想,清明节不仅仅是一次对过去的缅怀,更是一次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。恩平的清明,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成长和追求,更在于对过去的尊重和感恩。
我们终于到了山脚下,回望着那片绿意盎然的山林,我感慨地说:“这里的山山水水,还有那块石头,都见证着我们成长的脚步。”小杰点头同意,我们心中都明白,这样的经历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,更加坚强地面对未来的挑战。
下一年的清明节,我们会带着更多的回忆和成熟,再次来到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。恩平的春色里,我们留下了追思,也收获了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