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每逢佳节倍思亲,安徽的端午节对我来说总是特别的。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艾草和菖蒲,仿佛在迎接一场古老的传统盛事。记得去年的端午,我和我的小伙伴小刚、小华,一起体验了这个节日的独特韵味。
“你知道吗?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。”小刚一边摆弄着刚买来的龙舟模型,一边对我们说。他总是对这些传统故事充满热情。
“古人云‘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’,屈原就是那种精神的代表。”我补充道,心里想着那个忧国忧民的诗人。
小华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,问道:“那我们今天能做些什么呢?”
“今天,我们可以一起包粽子,然后去看龙舟比赛!”我提议道。
于是,我们三个小伙伴就来到了厨房,开始了我们的“粽子制作之旅”。桌上摆满了糯米、红枣和粽叶,还有母亲精心准备的馅料。
“看我的,这个粽子肯定包得又紧又漂亮。”小刚自信满满地开始包裹,却没想到粽叶在他手里总是不听使唤,包出来的粽子形状各异,有的像小船,有的像小山包。
“你这个样子,真是‘画虎不成反类犬’啊!”小华调侃道,自己却也手忙脚乱,粽叶和糯米在她手中也不听话。
我试着慢慢来,想象着母亲包粽子时的娴熟手势,一折、一卷、一缠,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粽子。看到我的成品,小刚和小华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。
包完粽子,我们带着自己的作品,赶到了河边。龙舟比赛已经开始了,鼓声震天,划手们齐心协力,水花四溅。我们三个挤在人群中,为参赛的队伍呐喊加油。
“‘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’,这鼓声可真够响的!”小华兴奋地说。
“是啊,他们划得真快,就像‘离弦之箭’一样!”小刚也不甘示弱地赞叹。
我在一旁却陷入了沉思,看着这热闹的场面,我突然觉得,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,一种精神的传递。屈原的爱怀,通过这样的节日,一代代传递下来。
夕阳西下,我们三个小伙伴坐在河边,吃着自己包的粽子,看着渐渐平静的河面。粽子的香味和艾草的气息混合在一起,让人感到既温馨又踏实。
“‘家和万事兴’,我们能一起过这样的节日,真是太幸福了。”我说道。
“是啊,‘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’,我们也要记住这份传统,传承下去。”小刚认真地说。
小华点点头,我们三人相视而笑,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。
端午节不仅仅是赛龙舟和吃粽子,它更是一种家怀的体现。在这个节日里,我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,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,也更加珍惜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传统佳节。